在2016年的汉中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上,首次提出汉中建设轨道交通的宏伟设想;2018年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再次发布了相关信息,而且涉及汉台区、南郑区、勉县、城固县4县区,里程更长,计划投资100亿元。
轨道交通的建设,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。那么如何经济高效地建设适用于汉中的轨道交通呢?在此,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简述:
一、基于方便运营,对线路及站点的思考
关于线路走向,较科学的规划是尽量走直线同时尽量照顾重点地区,基于此,笔者认为各线路的走向应大体该为:
南郑方向线路:汉中高铁站-天汉广场-大河坎城南客运站-汉山街道(站设南一环路前往汉山广场的路口以方便疏散),百度测距线路长为15公里。远景可延伸到南湖。
勉县方向线路:汉中高铁站-褒河(宗营)-老道寺-新街子-周家山-勉县城(站设兰天汉高铁勉县站以方便对接),百度测距线路长为36公里。此走向照顾到了宗营褒河卫星城,过境勉县人口较稠密地区,而且只需在褒河上架一座桥。远景可延伸到武侯祠。
城固方向线路:汉中高铁站-铺镇-城固机场-城固县城(站设城北以方便对接城固高铁站),百度测距线路长为28公里。远景可延伸到洋县高铁站或梨园景区。
二、轨道交通形式有多种,云轨更适合汉中
传统的地上有轨电车对缓解交通帮助不大,甚至会“添堵”,当前正在被淘汰。除去已式微的有轨电车外,当前轨道交通主要有四类:地铁、轻轨、空轨、云轨,其特点分别为:
地铁:造价高,工程大,工程耗时长(3-5年),施工时对环境影响小,有地下泉水等地质结构不适宜。载客量3 -5万/小时;工程造价每公里约5亿元(地上约1亿元)。
轻轨:造价不昂贵,工程不大,工程耗时长(3年),占地面积太大,动迁复杂,影响地面原有建筑,施工时对环境影响较大。载客量1-2万/小时,工程造价每公里约 3亿元。
空轨:又称“吊轨”,造价低,工程简单快捷,占地面积小,不影响地面原有建筑,施工时对环境影响最小,可拆除或改线。载客量1万/小时,工程造价每公里约 1亿元。
云轨:本名叫“跨座式单轨列车”,造价较低,工期短,占地面积不大,工程简单,轨道架设甚至可从居民建筑中穿过。载客量1-3万/小时,工程造价每公里不到1亿元。
汉中属于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,政府计划投资100亿元来建设轨道交通,从运营能力和投资额来看,云轨较适合汉中。
从投资额来测算,以上三条线路百度测距的总长度为79公里,考虑到在实际建设中的弯度和坡度,如果放大10%,那么总线路长约87公里;而100亿的总投资,减去拆迁及土地成本,每公里的建筑费用已不足1亿元,在四种轨道交通中,只有云轨较符合汉中。另外,云轨较空轨而言,美观度和安全感更强,这也应是优选云轨的理由。
补记:以上只是笔者结合汉中地貌和投资额度进行的思考,最终如何修建,一切以政府规划为准。另外,各位读者若有更好的建议,欢迎在文末留言,让我们共同祝愿汉中轨道交通早日建成!
汉中轨道交通估计是这个样子的
地铁
轻轨
空轨
云轨
汉中轨道交通示意图
南郑方向线路
勉县方向线路
城固方向线路
本文为原创,作者甯志俊,排名前列于《家在汉中》平台,欢迎分享,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。